

为规范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管理工作,保障预防接种受种者的合法权益,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食药监局、省残联、省红十字会联合印发了《湖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明确规定了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程序与标准等内容。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意义重大,自实行预防接种以来,我国已经取得消灭天花、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等巨大成就。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等多种原因,极少数受种者可能会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其个人与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办法》规定,由省、市医学会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损害程度分级的鉴定。依照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二、三、四级,每个级别里按伤残系数再进行细分。其中,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的,为一级损害;造成受种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为三级损害(细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造成受种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为四级损害。
各级损害的补偿方式均为一次性补偿。不同级别的补偿金额计算方法如下:
(一)造成受种者死亡的,属一级甲等损害,经济补偿金额=申请补偿年份的上一年度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补偿年限。
“申请补偿年份的上一年度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湖北省统计年鉴》公布的上一年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同);受种者死亡年龄为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的,补偿年限是10年,18周岁以上的,补偿年限为15年。
(二)一级乙等到三级损害病例,经济补偿金额=申请补偿年份的上一年度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伤残系数×补偿年限。
伤残系数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来确定,从0.1-1不等;补偿年限为20年。
(三)对于四级损害病例,补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疾病的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凭有效凭证一次性补偿。
受种者若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可以从接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书或鉴定书之日起90天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补偿申请。
《办法》还制定了各相关省直部门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进行后续关怀与救助等细则,在医疗救治、康复治疗、教育、就业、家庭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关照。
该《办法》从2014年12月31日起施行。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